- 積分
- 3794
- 金豆
- 金豆
- 在線時間
- 小時
- 最后登錄
- 1970-1-1
- 精華
- 聽眾
- 收聽
|
昨天,一位在北京帶孫子的學霸同學與我私聊,怎樣輔導(dǎo)三年級的孫子學好語文?我因為從不輔導(dǎo)孫子的學習,都是我女兒煩神,所以,也講不岀一個什么所以然來。
但我有-次,在抖音里刷到余秋雨大師的一個視頻,余大師說:“讀書不要死記硬背,在過去有很多店員、賬房先生都會隨口說岀一些古典詩詞!保ㄔ挻笠馐沁@樣)
我在這個視頻的評論區(qū)下方寫下了這樣一段評論:“讀書還是要死記硬背,因為背是讀書的最基本的功夫。一位復(fù)旦大學中文系的老師要求每個中文系的學生至少要背誦100篇古文!蔽丛氲,我的這段評論,受到很多人點贊并認同我的說法。
我之所以有這樣的看法,是與我的讀書經(jīng)歷分不開的。我曾經(jīng)參加過三次高考,都沒考上,一條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去死記硬背。那時,我聽信一些專家的話,也是說,“不要死記硬背,要在理解的基礎(chǔ)上去記憶”。
其實,這在考試實踐中是行不通的。僅舉一例:有一年的高考歷史有這樣一道題:“從《南京條約》、《馬關(guān)條約》、《辛丑條約》的內(nèi)容來簡述中國是如何一步一步地淪為半封建、半殖民地社會的”。我因為對這三個條約的要點沒有背誦,答題時還是不會答。
后來我在自考時,對重要的文章和詩詞的重要章節(jié)和關(guān)鍵詞句都進行苦讀背誦,考試時,就好多了,基本上是考一門過一門。
余秋雨是大師,他寫得《文化苦旅》、《山居筆記》是我的枕邊書,常讀常新,百讀不厭。但我對他說的“讀書不要死記硬背”的說法不是很認同。
有一句話說:“大師之所以是大師,是因為我們跪著”。這句話,我也不是很認同。我認為面對大師,不輕信、不肓從,有自己獨立的思考才是對的。
1709633897545385.jpeg (112.15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9)
下載附件
2024-3-5 18:23 上傳
downloadfile-1709633221080.jpeg (115.3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3)
下載附件
2024-3-5 18:23 上傳
1709633897584381.jpeg (111.3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2)
下載附件
2024-3-5 18:23 上傳
downloadfile-1709633170026.jpeg (120.97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9)
下載附件
2024-3-5 18:23 上傳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