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積分
- 2484
- 金豆
- 金豆
- 在線時間
- 小時
- 最后登錄
- 1970-1-1
- 精華
- 聽眾
- 收聽
|
在安徽省文物局指導(dǎo)下,安徽省博物館協(xié)會主辦的“全省博物館百大鎮(zhèn)館之寶宣傳推介”活動于近日正式啟動;顒訌娜形奈锸詹貑挝粓笏偷牟仄愤M(jìn)行了多輪評審遴選出150件(套)初選入圍藏品,宣城市博物館三件文物入圍。
一起來看
⬇️⬇️⬇️
唐月宮紋鏡
1.jpg (235.07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5)
下載附件
2025-7-18 16:43 上傳
唐代銅質(zhì)照面用具,徑14.6cm,緣厚0.5cm,1986年6月安徽省宣州市城西南郊出土。八瓣菱花形,鏡背正中為一株枝繁葉茂的桂花樹,樹干中部凸起為鏡鈕,上部樹葉排列稀疏有致,樹左側(cè)為一直立兔,兩耳豎起,前肢握杵搗臼,下有一蟾蜍,四腿伸開,做跳躍狀,右側(cè)為嫦娥翩翩起舞。四周飾有流云紋,平素緣。該鏡保存完好,色澤光亮,光彩奪目,工藝精良,造型典雅別致,紋飾生動活潑,從一個側(cè)面說明了嫦娥奔月傳說在唐代已廣為流傳。該文物曾通過宣城市博物館微信公眾號“說文解物游宣博”等在線服務(wù)形式,向觀眾展示。其形象被制作成仿古鏡、冰箱貼、明信片等文創(chuàng)產(chǎn)品和AR智慧體驗(yàn)產(chǎn)品,并被用于版畫拓印、“我在博物館畫文物”等社教活動。
西晉青釉人物鳥獸堆塑罐
2.jpg (277.59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6)
下載附件
2025-7-18 16:43 上傳
西晉時期瓷質(zhì)隨葬明器,高47.8厘米,口徑8厘米,底徑11厘米,1998年9月宣州區(qū)外貿(mào)巷工地出土。器身為一長形罐,弧腹、平底。罐頂部為五聯(lián)罐式,四周飾有飛鳥;罐中部正面為兩層樓閣,兩側(cè)各置一四角攢尖式亭闕;其余三面塑有吹、拉、彈、唱等伎樂俑10個。肩部外侈的折沿上堆塑獅、熊、鳥等動物,折沿下粘貼模印的龜、小魚、長蛇、盤蛇、鱉等紋飾;野咨,胎質(zhì)細(xì)膩,施青釉不及底,釉色柔和滋潤。該器作為隨葬明器,器形高大完整,工藝精湛,紋飾豐富,器身裝飾的人物樓閣、飛鳥走獸、游魚蛇鱉,有強(qiáng)烈的時代特征和鮮明的地方特色,生動反映了當(dāng)時的社會風(fēng)貌和文化習(xí)俗。1999年,青釉人物鳥獸堆塑罐入選“全國文物事業(yè)五十年(1949-1999)”展覽,并被錄入《國之瑰寶》一書中,閃耀全國。
3.jpg (483.7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5)
下載附件
2025-7-18 16:43 上傳
唐青釉褐彩水盂
4.jpg (218.54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5)
下載附件
2025-7-18 16:44 上傳
唐代瓷質(zhì)文房用具,高3.6厘米,口徑3.7厘米,底徑3.8厘米,1988年1月西郊石板橋出土。圓唇,斂口,溜肩,瓜棱腹扁鼓,假圈足;液稚,施青釉,肩腹部點(diǎn)染大面積的褐色彩斑。此件水盂呈瓜棱形,豐滿圓潤,制作精致。
5.jpg (214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5)
下載附件
2025-7-18 16:44 上傳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