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積分
- 559
- 金豆
- 金豆
- 在線時間
- 小時
- 最后登錄
- 1970-1-1
- 精華
- 聽眾
- 收聽
|
五找三,顧名思義,把五塊找三塊;可憐它不是簡單的肉體買賣,其實它是個人名,更是一個女人的血淚史……
五找三其實原有一個響亮的名字,叫吳照三。因為在家排行老三,照字輩,她父親又嫌她是個丫頭,懶得取名,所以就叫吳照三,小名就叫三了。村里人喊她時都愛拖個音:三一一兒,她父親連那個拖音都省了,直接叫三。
當(dāng)三兒還在上小學(xué)二年級時,有一天放晚學(xué)回來,只見村里人都圍在她家門口,交頭接耳,議論紛紛;母親在里屋嚎啕大哭。三兒扔了書包,顫顫地躲在奶奶懷里才知道,大丫受不了家里繁重的田地活,或是父親的呵斥,或是那個賊男人的花言巧語,就在今天下午,給山芋地鋤草時,跟一個農(nóng)場鬼子跑了!更可氣的是連鋤頭都扔了,不曉得被哪個曱甴鬼撿走了,氣得她爸使勁地拿煙撒氣。
二丫生怕戰(zhàn)火燒及自身,默默地在廚房做飯。其實那不能叫廚房的,離土灶三四尺遠(yuǎn)的地方擺放了一張圓柱腿的八仙桌,上面黑咕隆咚隆咚沾滿了油污或是燙痕,看樣子有些年頭了。八仙桌后面是一張用蛇皮袋編織的屏風(fēng)(或叫圍檔),緊挨著屏風(fēng)是一張床,那就是大丫和二丫的"閨房”了。三兒一直和奶奶唾在灶披間里(緊換著正房外的一個簡易小屋)。小弟和父母親睡在里屋。通往里屋的門平時是開著的,門后面藏著一只碩大的尿桶。到了晚上,父母他們進(jìn)了里屋,關(guān)上門,那尿桶便露了出來,正好在大丫二丫的床頭,也是她們晚上必用之物。好在她倆愛干凈,早上起床第一件事便是倒了尿桶,然后洗刷晾干,再放進(jìn)門背后,所以味不算大。不象有的人家,直到桶滿,才兩人抬著去倒,有時桶邊都爬滿了蛆!
二丫跟著父母親,重復(fù)著大丫的一鋤一耙。三兒每天放學(xué)回來,忙著打豬草鵝草,然后生火做飯。眼巴巴地望著小弟蹦蹦跳跳,跟村里的小伙伴打著四角(紙疊的,四四方方的那種)或打彈彈子,有時他嘴里還含顆糖!
有一天,父親在田里梨地,二丫用釘耙挖著田拐子(田角,牛耕不到的地方)。一圈過去了,二圈過去了……四圈過去了,二丫還在挖那個田拐子,父親揚(yáng)起牛鞭抽了過來:
"你在那兒打瞌睡呢!"
“老子挖死你這老狗日的!”隨著二丫"哎喲″一聲,她舉起釘耙朝父親挖了過來。
一根楊柳枝做的牛鞭是斗不過鐵打的釘耙的。好漢不吃眼前虧,老子也不能吃眼前虧,父親撒腿就跑,二丫舉著釘耙在后面猛追,直到遇上在菜園摘菜的母親才停了下來。望著二丫大腿根處一片通紅的血跡,母親破口大罵:
“你這個老東西,畜生,自家的娃,你咋下恁手呢,。磕氵@個天打雷劈的……”
"不是他打的,是我身上來了!"二丫搶過話說,“這樣吧,你們要不把我找個人家嫁了,要不我遲早跟大姐一樣跟人跑了,反正這家我是呆不下去了,讓他在家里逞能吧!"
"你個老東西,我挖死你,"母親搶過二丫的釘耙,又朝父親挖過去,“你非把人逼死光了才快活!”
父親躲著釘耙跑遠(yuǎn)了,母親扶著二丫回家,一路上安慰著。
沒過多長時間,地里的秧還沒栽完,二丫就出嫁了;那一年,她十七歲!
父親整日里唉聲嘆氣,頭發(fā)又白了,仿佛一夜之間老了許多。本來一天一袋旱煙絲,現(xiàn)在變兩袋了。早晨起來咳嗽不停,吐出來的濃痰猶如小弟碗里撒落的稀飯!
三兒綴學(xué)了……(未完待續(xù))
|
|